新闻动态
筛选

为什么医院的医生们大多态度不好呢?

发布时间:2025/8/25 15:13:49

浏览次数:

在很多人眼里,医院应该是一个温情而专业的地方。


可现实却是,不少人都经历过“医生不耐烦、态度差”的时刻。


有时候,你刚张嘴问个问题,医生就翻个白眼;你想多问几句,对方就甩下一句“去看说明书”。


于是网络上到处都是关于“医生态度差”的吐槽。


但如果我们试着撕开情绪这层表象去看看底层逻辑,就会发现,这不是某个医生“脾气差”的个例,而是整个医疗系统高压运转下的必然产物。


图片


疲惫成常态

医生也是被制度绑架的人


在一线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医生普遍处于一种过劳状态。


你可能不知道,一个外科医生可能从早上7点查房开始,连轴转到晚上十点,甚至深夜手术、凌晨培训。


工作强度不输IT民工,睡觉都成了奢侈品,更别说理发、休假这种事。


有医生调侃,门诊是“高强度密集社交”,一天看几十甚至上百个病人,每个都想被认真对待、耐心解释。


可医生不是机器,不可能每次都用最完美的状态面对每一个人。


长此以往,医生的表情自然变成了“冷淡”、“疲倦”甚至“烦躁”,这不是态度差,而是职业倦怠的警告。


图片


情绪互相传染

医患彼此都不好受


诊室其实是一个高压场域。


患者或家属大多带着焦虑、不安甚至愤怒来,而医生身处疲惫、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中,情绪极易互相传染。


有时候,医生本来好好的,一个情绪激动的家属冲进来吼一嗓子,全诊室的气氛就炸了。


而当你在医生办公室排了两小时的队,好不容易进去发现对方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时,换作是谁也得起火。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你之前,他刚处理完一个命悬一线的抢救病人,甚至还被上级批评、家属投诉。


医生也是普通人,在高压之下难免有情绪的失控。


图片


谁该来承担“服务业”的期待?


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对医生的定位一直在错位。


一方面,我们对医生提出极高的“服务标准”——希望他们像客服一样有求必应,态度温和细致;


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医学的本质是一项严谨的、专业的、高风险的脑力劳动,核心价值是“治病救人”。


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看病常常是“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服务体验优先”。


医生冷静理性是常态,而国内却要求医生既要专业、又要耐心、还得笑脸盈盈。


这种“全能期待”既不现实,也极易把医生推向情绪崩溃的边缘。


图片


高压与责任并存

医疗环境并不轻松


医生不仅面对工作强度的压力,还承受着巨大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不论原因是否完全在医生,首先被推上舆论高台的往往是他们。


而医院内部的KPI、患者评分、医患关系管理,又进一步加剧了医生的精神内耗。


据《柳叶刀》发布的中国医生心理健康调研显示,超过60%的中国医生存在职业倦怠和抑郁倾向。


在这样高压之下,我们还要求医生永远亲切可人、温柔耐心,不现实也不公平。


图片


“态度差”的背后

是整个系统的疲态


其实,大多数医生并不是“坏脾气”,而是他们的工作和心理状态已经透支。


你看到的那个翻白眼的医生,可能刚刚从ICU跑来,手术台下还有病人在等;你碰上的“爱怼人”的护士,可能一晚上都没合眼。


这种“态度差”不是服务质量问题,而是医疗资源紧张、人员严重短缺、制度性压力叠加下的副产物。


如果我们希望改善医生的态度,不是换一批更会笑的医生,而是该给他们合理的工时、充分的支持、体面的尊重和有效的制度保护。


图片


医生不是神,也不是服务员

他们只是太累了


当我们真正看到医生群体的真实生活,就会明白:他们也不过是穿着白大褂的普通人,会疲惫、会烦躁、会崩溃。


期待他们在全天候高压之下,还能保持“待人如春风”的服务姿态,本身就是不人道的。


或许,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医生的“态度”,而是这个将医疗变成流水线、将医生当成劳动力的制度环境。


一个连医生都喘不过气的医疗系统,又怎么可能让患者安心?


医生不该是这个系统里的“情绪背锅侠”,他们需要的不是责难,而是理解、制度和人性的支持。


理解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再走进医院,眼里不止有自己的痛,还有对面那个穿白袍的人,也正在负重前行。

上一条:医生为什么难记住患者?

下一条:前瞻服日本:大量基层医院濒临破产,年轻医生逃往医美?

以上就是好予小编为您精选的文章内容,如需了解更多的留学资讯,以及获取专业的留学规划方案(免费),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服务热线:欢迎致电好予留学客服服务热线:4006-668-021

2、在线咨询:欢迎点击这里进行网络在线咨询

3、在线留言:在线留言预约登记,我们会尽快安排资深的留学顾问致电解答,为您提供最专业的留学咨询服务

免责声明

1、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 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