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8 10:41:00
浏览次数:次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总是在焦虑。
期末考试我们焦虑,考研考博我们焦虑,科研攻关我们焦虑,工作生活我们还是焦虑……
我们的生活似乎总在被一些其他的事情所支配,让人在时间空隙里苟延残喘。
根据一项权威研究报告,约47%的博士生正遭受抑郁症的困扰,而这一比例是普通人群的6倍以上。并且62%的在读博士会对科研有的持续性焦虑,即便是在从事与科研不相关的活动、甚至是在休息的时候依然焦虑。这样的持续焦虑会一直让人精神长时间亢奋和紧张,不能得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出国留学,很多时候都是只身一人又身在异国,无论是读博士还是作博后都会遇到科研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的压力和焦虑可想而知。
博士期间的生活短则三年,长的可以六年七年。在这段时间里博士生的目标只有一个:论文。在博士期间每天醒来都重复着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很多时候几个星期的努力仅仅能汇聚成论文里面一句话。这样的体验是和其他工作不同的。很多人经常会感觉到原先大学的同学在工作中成熟、改变,而读博的自己似乎就是在原地踏步。另外,学术工作耗时长,每写一句话背后可能都需要大量的积累的长时间的思考。因此,在日常的学术工作中,很难体会到成就感,也难以享受成就带来的喜悦和兴奋。
很多人在读博猴逐渐开始怀疑自己,因为一头埋进科研例,缺少和他人的交流,非常容易与社会脱节。自信的消退来源于自我怀疑,当一成不变的博士生活和同龄人光鲜亮丽的人生相比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入错了行”的怀疑,对道路的怀疑足够摧毁一个人的自信。还有一点是在海外读博士中语言的障碍,语言的障碍不仅影响了平常的阅读、听课和写作,也阻碍日常的交流。在和导师,同事聊天时,因为语言的不流畅,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我们难以成为谈话的中心,难以完全理解他人的言谈。结果就是收获的知识和乐趣更少,慢慢更怕参加社交。
读博阶段有两个十分明确的目标:第一个是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这里的独立既包括应对科研任务时的独立完成能力,也包括面对科研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二个是针对一个确定的领域,完成一些科研工作、解决一些学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文章、发表文章。而这两个目标之间也是相辅相成。正因如此,在读博阶段,博士研究生的整个生活基本是围绕着学术课题展开的。在读博伊始,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身份的变化从知识的获取者变成一个知识的开拓者,以及接踵而至的心态层面的调整。
学会面对孤独,注重个人成长
在心态方面最需要做出的调整就是“学会面对孤独”。这里的孤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读博后和本硕的老同学会渐行渐远,同学已经变身成为了人父人母,你却因为科研的压力连对象都没时间去谈。如果你选择了读博,那这样的孤独你就必须要承受。因为你的成长模式和生活轨迹必定会因为研究而变得不同。其次你研究的内容有可能和实验室的小伙伴们相去甚远,承担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试想,在若干年以后,你的研究方向不再具有活力,你需要带领你的团队走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时候,如果你缺乏这种拓土开荒的能力的话,你就会在残酷的学术竞争中被淘汰。
我们在博士研究的初始阶段,就要树立起“注重个人成长”的心态。如果说鼓起勇气读博士是把自己带到了研究的路上,那么注重个人的成长,就是要我们知道在这条不同寻常的路上,自己所处的阶段,以及自己继续前行的方向。
研究是一项脑力劳动,既然是劳动,就会让人感到疲乏,产生倦怠。即使是对科研工作很有兴趣的人,在面对繁杂的研究任务时,也经常有偷懒的心理:懒得在繁杂的任务前梳理出清晰思路。因而我们需要督促者,去监督和推动我们去完成相关的工作。一个成熟的研究人员,应该是在面对科研任务时,能够去督促自己努力向前的。因此我说,科研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懂得鼓励自己推动自己,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相信很多人的博士生涯不会走得太差。
如需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好予博士留学PhD (ID:haoyuabroad)
上一条:德国博士申请精选问答(一)
下一条:欧洲博士留学精选问题(一)
1、服务热线:欢迎致电好予服务热线:400-6668-021
2、在线咨询:欢迎点击这里进行网络在线咨询
3、在线留言:在线留言预约登记,我们会尽快安排资深的出国专家致电解答,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出国咨询服务
1.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 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删除。